至油价下降中国是否还需发展煤代油技术
2023年02月09日
【中国化工仪器网 行业动态计算时机自动记载实验结果】
上世纪70年代爆发的两次石油危机促使美、日等发达国家启动以煤代油的科技攻关计划,即用煤炭或天然气首先制成合成气,再将合成气制成甲醇,然后用甲醇制成烯烃。在这个技术链条中,惟独 醇变烯 没有实现工业生产。
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用时30余年,实现了以甲醇制烯烃(DMTO)技术为龙头的1批煤代油关键技术突破,位居世界前列。
大连化物所副所长刘中民介绍,DMTO技术目前已许可建设20套装置,合计构成烯烃产能1126万吨。截至2015年8月,已有9套装置成功投产,年均产能520万吨。
中国的煤化工行业在世界上属于领跑者,石油化工行业是跟跑者,精细化工行业则在第2梯队。 石油与化工计划院院长顾宗勤对记者说。
不过,随着国际油价延续低迷,外界对煤代油技术的质疑再起。8月11日,纽约轻质原油电子盘连续合约价格下跌1.88美元,收于每桶43.08美元,跌幅为4.18,创下近6年半以来的低结算价格。
煤化工建立在油价基础上,说究竟是 石油替换 ,油价涨跌对这个行业来讲影响极大。 顾宗勤坦言, 但说到 1035 要不要发展煤化工,我个人回答是 不做并公然征求意见不行 。突破瓶颈p>
对中国继续发展煤代油技术的缘由,专家观点综合有4。
首先是基于石油的斟酌。除预测油价早晚回升,大连化物所所长张涛算了1笔账: 2013年,我国原油产量2.08亿吨,消费量则到达近5亿吨,供求矛盾日趋突出,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相干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。
其次是基于煤炭资源的斟酌。中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,1些地方政府则提出 元煤必须就地转化 的要求。来自陕煤团体的企业家说,DMTO技术使煤炭资源得以清洁、高效利用,煤化工是煤企转型升级的契机。
再次是基于经济发展和拉动就业。据统计,DMTO技术成功投产以来累计解决了17000人的就业问题,预计将为国家新增产值1200亿元人民币,可拉动上下游投资约2500亿元。
后是基于 1带1路 建设。刘中民告知他要求中新社记者,伊朗地区富含天然气资源,且价格低廉,是DMTO技术重要的潜伏市场,伊朗国家石油公司(NPC)对DMTO技术给予了认可和强烈兴趣。另外,他们也在与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地区的企业寻求合作机会。
虽然油价下跌,仍然有很多企业找到我们。 刘中民说,他们正在抓紧研发新1代DMTO技术,以延续创新巩固中国在煤制烯烃技术的地位。
大连化物所现在也希望走 非传统线路 ,比如不走DMTO技术,煤或天然气经过其他路径走到乙烯。 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对中新社记者说,煤化工是1种 战略储备 ,必须不断改进技术,致力于解决水资源限制及2氧化碳排放问题。他所从事的研究使天然气直接转化制乙烯成为可能,已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多方认可。